为什么亏钱总是大多数?
那么是什么支撑着股民出更高的价格买入一支股票呢?正常情况下当然是因为你看好这家公司,但中国股民还会关注各种K线指标,甚至「日周月金叉砸锅卖铁买」这种炒股口诀和教你「双龙齐飞」这样的魔幻教学视频。除此以外短期内股票上涨还会有各种原因,国际形势、政策利好甚至是热点新闻。比如文章出轨,伊利股份两天涨了5%;川普当选总统,软件公司川大智胜当天上涨9%;有时改名都能让股价暴涨,2015年5月主营建材的多伦股份更名为匹凸匹公司后,就连续涨停了6天。但这些都是噪音从长期来看,一支股票上涨只有一个原因,公司越来越值钱了。
这是过去15年A股所有公司的净资产曲线,这是A股整体走势,这15年股价虽然疯狂波动,但总能回归到净资产的价格附近,这也符合常识,股价反应的就是公司价值。同一家公司,资产100亿的时候大概率比资产10亿时值钱,今天净资产36万亿的A股上市公司也肯定比10年前净资产7万亿的时候值钱。人类的经济总是在增长,对应的股价也当然更高。
评价股价和公司资产之间关系的指标叫做PB(Price/BookRatio 市净率),把股价除以每股对应的净资产就得到了PB。如果一家净资产10亿的公司股价市值也是10亿,那么PB就是10除以10等于1。如果PB比1还低,那直接买下公司都不太可能亏。
除了PB也可以把股价除以每股盈利金额,这样就算出了市盈率PE。一家每年盈利1亿的公司,如果股票市值是10亿,PE就是10,意味着买下公司后大概10年能回本。
PB和PE可以有效评价整个市场的股价到底算不算高。今天(注:2019年9月)A股3687支股票的PB中位数是2.3,PE中位数是32,肯定是比2015年便宜多了。
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过去20年的中国股市,这是2000-2019年的A股指数,指数能直观表示整个市场到底涨了多少。把1999年12月30号所有股票价格加权平均后的价格设定为起点:1000点,之后比如2007年3月2号指数超过2000点,就说明此时所有股价平均后的价格是1999年12月30号的两倍,我们可以在这张图里找到几个快速上涨区间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牛市,比如2014年6月30日到2015年6月30日,A股指数从2300点涨到了最高7257点,1年翻了三倍。和股价同时暴涨的,是股民投入的钱,这是A股每月的成交金额,和股价对比一下就会发现,股价一涨大家就开始买股票,在2014年6月股民们只买了3万亿元股票,但是到了15年6月大家一个月就买了36万亿,股民在牛市这几个月买股票花的钱,比前几年加起来都要多。还记得PB吗?PB越高股票就越贵。我们可以画一条05-19年A股PB中位数的曲线,并把指数划分成三个区间,0-2.5、2.5-4和4以上。
现在我们把PB大于4的时间段高亮出来,如果在这些区间买入股票,持有3年亏损的概率大于90%,但刚刚的成交数据告诉我们,大多数人就是在这里买入的,这就是你为什么炒股亏钱的答案,你买的太贵了。
不仅是中国股市,其他国家的股市也都符合这一规律,在这份信达证券2013年的研究中,对美股、港股等10个地区的股市做了PE、PB和持有时间的相关性分析。以这张美股的分析图为例,横坐标是持有时间,纵坐标是买入时的PE倍数,颜色越偏红赚的越多,可以看到买得便宜、持有的时间长,通常能获得更好的收益。但如果买贵了,拿多少年都不会赚钱的。
在香港、印度、韩国、泰国、印尼,我们也都能看到类似的的情况,但也不是买的便宜拿的久就一定能赚到钱。持有单支股票总是充满了风险,比如老板离婚、老板性侵、老板跑路,甚至是扇贝跑路都会让股价大跌。
相比之下买入指数是一种更稳的方案,比如沪深300就代表了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的300家优质公司,买这个就相当于买了这300支股票的集合,不管哪家公司的老板突然离婚,都不太可能影响整个指数。
内容来源于回形针PaperClip 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